2022-10-23 19:12:50
上线已经近一年的抖音图文,已经创下日浏览量超百亿的成绩,最终落定为一级入口。
在近日的2022年抖音创作者大会上,抖音公布了图文业务的最新进展,自去年底上线至今,抖音图文的创作者数量提升了10倍,每天都有超7成的活跃用户,单日阅读量已超100亿。
抖音也表示,图文将会成为平台未来重点聚焦的业务,从互动数据来看,这个决定并不让人感到意外,据飞瓜数据显示,抖音图文内容的收藏率是视频的 1.47 倍,互动率为视频的 1.32 倍。
曾一度取代公众号图文成为新一代流量入口的抖音,如今调转枪头回归“图文时代”,背后恐怕是流量从“被动”到“主动”的转变,相较于被动投喂“流量”,图文功能赋予了用户更多的“主动权”,包括表达真实体验、商品商家推荐等。
对于抖音来说,要跳出原有的流量池,在短视频流量见顶的背景下,从存量里面找增量,必然不能缺少用户的“主动表达”,但平台如何将在图文赛道上走出跟小红书、淘宝等不一样的“种草”之路,则恐怕还要从抖音自身的业务逻辑上找答案。
“图文时代”二次降临?
在时代的流变面前,每一条河流的终点都可能是未知的。在短视频之前,也曾有一个媒介平台能达到抖音当前这样的流量,它就是2012年8月正式上线的公众号。直到2018年,短视频元年到来,才使这个热门很大一段时间的事物开始土崩瓦解。
其实,在短视频出现之前,公众号的内容创作已经开始进入疲态,剑走偏锋的爆款文时有出现,但制造焦虑也成了原罪。另外,长段落的文字表现形式也在不断挑战用户的专注力。
因此,短视频取代图文几乎以不可逆的趋势在发展。随着手机功能迭代以及互联网的发展,短视频内容有了更好的载体和平台,同时,碎片化、娱乐性的短视频内容,也更能满足现代人高强度的工作生活状态。
但近来,短视频的流量也开始迈入瓶颈。抖音DAU自2020年6月破6亿以来,到如今的7亿,增长速度明显较早期放缓。不仅抖音,QuestMobile公布数据显示,短视频行业活跃用户量增速出现放缓,而用户时长却呈现加速增长态势。
抖音的内容形态已经悄然起了变化,不仅越来越多用户表示抖音倾向给自己推荐时长更长、内容更丰富的剧情类视频,当初被抖音取而代之的图文生态,也成为了抖音新的内容发展方向。
早在去年10月,抖音就开始内测图文种草功能,面对小红书这一“种草标杆”,基本上所有互联网平台尝试“种草”,都会被认为是在复制小红书,但对抖音来说,其目标恐怕绝不仅是取代小红书那么简单。
首先,抖音探索图文场景,能有效完善其内容生态,更重要的是要与短视频形成互补,进一步完善内容生态,构建直播+短视频+图文的全链路。但是,既然消费者更容易被“短平快”的视频内容所吸引,抖音又为何需要补充图文内容?
一方面,相较于视频内容来说,图文内容的进入门槛更低,可以吸引更多的内容创作者进入,快速丰富抖音不同场景的内容生态,帮助抖音发力诸如本地生活等其它板块,增加变现模式。
另一方面,对部分场景来说,比如穿搭、美食、图文等,图文确实更有展示优势。以美食内容为例,视频内容由于需要配合BGM节奏卡点,可能存在节奏太快或不方便截图的麻烦,而图文内容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。此外,抖音界面也相应地作出了调整,比如收藏被安装到了评论的下方,更方便消费者将种草作为笔记,可以快速找回并反复观看。
其次,图文内容能够提高电商的复购率,同时降低退货率。
通常来说,抖音用户看视频是为了消磨时间,虽然平台会根据用户的兴趣,为他们推荐能够激发起购买欲的商品,但如果不是有一定的场景顺延,用户的注意力其实很难突然转向购物,这种突然的转场甚至会激起用户的抵触情绪,因此,短视频虽然能留住客户,却很难转化客户。
即便用户最终成交,但可能也是一时的冲动消费,数据显示,通过视频内容触发购物的消费者,其冲动消费的几率会大大增加,退货率也比通过图文进入的用户高了6倍。
虽然,抖音不缺流量,但并不代表平台不缺能够转化至电商并达成交易的流量。因此,抖音需要更高质量的内容,而图文就是这样的内容。
相较于短视频,图文则更适宜于记录有一定深度和更高信息密度的内容,因此,图文内容往往更容易引起用户的深度思考。当用户想清楚才下单,其退货率自然会降低,日后的复购率也会有所提升。对商家来说,真正要赚钱主要还是要靠“老客户”的重复购买。
可以说,抖音平台的真正目标是成长为一个超级APP,而加入图文内容不过是其“丰富内容”的其中一次尝试,除了图文内容以外,抖音近期还尝试加入小说阅读、本地生活等功能。
因此,与其说抖音在复制小红书,不如说抖音在试图搭建一个无需依赖算法分化也能自己创造流量,一个更具备生活服务能力的综合性平台,而成就这样一个APP的前提,则是得让用户学会在抖音“生活”,而“生活”的前提则是需要有社区氛围。
要让抖音能像微信一样,让用户每天的工作、娱乐、本地生活都聚焦在此,种草无疑是当前最接近年轻人生活文化的一块内容,同时也是距离平台最近的一个板块。
当平台的内容维度逐渐丰富以后,优质的社区氛围和用户忠诚度就能成为平台的壁垒,同时塑造出一个新的消费型社区。
“种草”是否是全域兴趣电商的解药?
国际信用卡收单
国际支付
对所有电商平台而言,图文种草就像是“导购”,通过种草、心得、测评等优质内容,电商平台就可以打通内容和交易之间的种草到拔草闭环,而这也是小红书一直在努力的方向,也是其它互联网平台试图补全的板块。
这也是近年各大互联网平台纷纷发力“种草”的原因,比如淘宝的“逛逛”,美团的“珍箱”,快手的“好物快种草”,知乎的“好物推荐”等,总的来说,主要分为三类平台,包括电商平台(淘宝、京东等)、内容平台(抖音、快手等)以及原生种草平台(小红书、蘑菇街等)。
虽然目标一致,但对不同类型的平台来说,发力“种草”也有各自的考量和难点。先说说电商平台,作为流量 “消耗”平台,电商平台最为迫切需要的,是提升流量的自造能力与用户黏性,如何圈住用户、霸占用户时间成为了它们思考的重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