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-09-28 11:01:01
当初任正非在C9高校联盟上说:目前芯片卡脖子难题不需要你们高校来解决,你们的职责是敢于捅破天,培养出有爱国情怀的创新思维人才。
一开始,没有多少人听懂任正非的话,但深入了解之后,你会感到无比的寒心!
因为在芯片半导体行业,我国卡在芯片制造工艺上,所以尽管华为拥有优秀的芯片设计能力和国内先进的芯片封锁水平,但依然无法正常运转。
毕竟在芯片制造方面,我们缺乏生产设备、原材料制造和核心技术,以至于被老美“掐住了脖子”。
这也导致了华为被台积电断供芯片后,手机业务陷入寒冬。华为被迫走上“IDM模式”,从芯片设计到芯片制造再到封装测试,无所不包,不再依赖西方厂商。
从华为上半年的表现来看,总营收仅为3204亿,同比下降29.4%,这意味着业务会萎缩,研发成本也会增加。
这就是为什么任正非公开表示:未来几年,华为的首要目标是活下去。我们要把这份寒意传递给每一位华为员工。
如此强大的华为,真是让人心疼。真正让任正非心疼的是这件事。任正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:华为花了很多钱从国外进口设备,结果这些设备是华为自己研发的。
这相当于什么?是我们自己养的鸡,却跑到别人家下蛋。结果,我们想吃鸡蛋的时候,只能高价买回来……
事实上,任正非只是一言以蔽之。近年来,人才流失问题已经习以为常,这比芯片垄断还要惨烈。
前段时间,网上公布了一组数据。全球芯片专家名单显示,前六名都是中国人。
2020年芯片设计厂商排名中,除了第一名的高通和最后一名的戴乐格以外,剩下的创始人或者高管都是华人。
美国硅谷有20000多名毕业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尖子生。即使在清华北大的调查中,也有20%的学生愿意毕业后去美国工作。
甚至还有在美国毕业回国的创业者:进入美国公司实习的时候,发现实验室里全是中国人面孔,基本没有美国人存在。
看到这里,相信很多人开始感慨:这些专家和人才“忘恩负义”,却选择在中国学有所成后为美国做贡献。那么这背后的根本原因,为什么专家不选择在国内发展呢?换句话说,中国为什么留不住这些人才?
归根结底,中国半导体行业的薪水确实令人担忧,甚至有人说薪水还不如卖房人!
南方科技大学于宏宇教授曾透露,全球集成电路行业薪酬水平欧美第一,日韩第二,中国大陆和台湾第三。
但除了台湾,就中国大陆而言,它实际上并没有进入前三名。2019年,我国芯片人才平均工资水平仅为10420元。即使是10年工作经验的芯片人才,工资水平也不足2万元。
这样,在苦苦累累的环境中,没有人愿意坚守自己的理想,还不如出国谋发展!
当然,近年来,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产业发展,意识到人才流失的严重问题,也开始提高芯片行业人才的薪酬水平。据相关人士透露,芯片企业的人才加薪幅度在20%到25%左右,而芯片制造的涨幅在10%到15%之间。
芯片半导体行业加薪只是一部分,另一部分是提高爱国主义教育!
你会发现,我国两弹一星的科学家中,有一半以上是留学归来的。那时候在国外的薪水还不错,但他们还是选择了回国,一穷二白,甚至放弃了百万元的年薪,还要回国吃包子,住茅草屋,回国建设祖国。这不是因为薪水和福利,而是纯粹在爱国主义的层面上!
起初,钱学森想回国发展。虽然遭到美国的折磨和封锁,但他仍然没有放弃。
今天的任正非显然知道这一点,这也是为什么华为推出“天才少年”计划,招收年薪百万的毕业生,甚至任正非亲自跑遍大江南北的高校,只是为华为吸引更多人才。
最近因为被美国“窃密”而上热搜的西工大,其实任正非早在多年前就与西工大学合作打造“鸿蒙生态精英班”,而没有选择在清华北大,因为任正非为了能够培养出更多的爱国人才。
或许西工大的名气不如清华北大,但西工大培养出来的学生基本都是“根正苗红”,为我国国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。
与歼20、运20、天宫一号防御武器研发一样,西部理工大学学生的贡献是少不了的。即便是前段时间国家公布的22名国家级设计负责人中,清华学生也只占了1人,而西北工业大学却有11人!
我记得西工大校园里有一尊雕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他低着头,半边身子埋在泥土里,双手却牢牢握住巨剑,暗示着隐姓埋名,为国铸剑!
这就是西工大存在的意义,更是广大西工大学子的信念所在!
总而言之,要解决芯片卡脖子的问题,归根结底还是人才不足。
为解决人才流失问题,除了提高芯片半导体行业人才的薪酬待遇外,高校还需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。
毕竟,在当今全球化时代,科学可能没有国界,但科学家绝对有。毕竟,“造不如买,买不如租”的时代早已过去。我们要做的就是坚守青山不松懈,坚持自主研发和创新,才能不断突破难关!